新闻动态

首页 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2025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艺术展

时间:2025-04-17 阅读次数:

2025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艺术展顺利举行

2025年4月14日上午9:30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2025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艺术开幕式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意创新中心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访问学者导师郑岩教授、祝帅教授、班主任胡玉敏及来自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访问学者进修教师一起参加了本次艺术展开幕式。开幕式由访问学者、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员刘璟主持

首先,副院长李洋教授讲话他讲到,访问学者在北京大学研修学习,通过丰富课程与学院导师的言传身教,收获颇丰。学院举办此次展览展出访问学者的艺术佳作,涵盖书法、绘画、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展览注入创新的精神,展示了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一直以来,学院积极致力于照亮艺术教育与美育教育的责任和意义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美育精神。为访问学者提供学术研究平台促进访问学者增进相互交流和提升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希望日后大家继续努力,继续探索学术之旅。副院长李道新发来贺信,燕园访学笔墨不辍,北大艺术永不落幕。祝各位访学老师春日未名湖寻芳,大风起兮云飞扬。

导师郑岩教授讲话。他说,此次访问学者展览作品形式多样、内容精彩访问学者艺术学院研修,在各位导师的带领下,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得到前瞻性的探索和创新,展览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美育的多元化发展,还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彰显文化自信,注入创新创意的新活力

祝帅教授讲话。访问学者的艺术创作类型丰富,书法既有行书、楷书、隶书等书体。内容涵盖古今历史的名篇佳作。本次展览书法作品在章法、线条等创作形式,表现出诗词精神内涵的雄浑豪迈气质。他随后讲到,学院积极支持访问学者工作,为访问学者搭建多元的学术平台,增进大家的彼此交流。希望今后,各位学员在科研中不忘初心、继续深耕学术研究。

之后,访问学者陈平发言,分享了在北大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与感悟他已经三次访学,作为校友和本届学员,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促使本人对当代艺术进行的梳理和思考。在理论的指导下,艺术创作朝着新的方向和维度思考,艺术不再只是形式和图形的变化,而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接着,进修教师李贵龙发言,回顾了在北大的求学历程在学院导师的指导,自己实现了从技艺传授者到美育摆渡人的转变这一年,主要探索高校美育课程教育发展理念,在美学和美育教育中进行深入思考选取学院开设关于大学美育课程,为今后学术科研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主持人刘璟说,2025届访问学者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汇聚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这段珍贵的学习时光里,我们沉浸于艺术理论的海洋,深入钻研、孜孜不倦;积极投身学术研讨思维碰撞、火花四溅勇于探索、广泛开展艺术实践。学友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捕捉生活中的璀璨瞬间,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抒发对世界的深刻认知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今天,大家将自己精心创作的成果呈现,倾听导师的再次指教,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指明新的方向

此次艺术展参展作品丰富多样,创作者们以独特视角和精湛技艺展现艺术魅力。有杨武行书《自作诗》;王铁刚行书《醉翁亭记》《二十四诗品-豪放》徐舒桐《爱莲说》《师说》柳悦霄行草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古诗八首;谷疏博楷书《心经》、《老子列传》赵铭伟隶书对联等作品。

绘画作品有陈平炭铅《未名湖》程亚鹏油画《西藏印象之一》《西藏印象之二》;刘璟岩彩《敦行故韵妙创仿古水月观音》《敦煌莫高窟唐代持炉供养菩萨》等;杜漪蜡染《心流》系列摄影作品孙博《蓝影雕塑》李婕《菲斯古城女孩》朱璟《钩沉月》陆长河海洋生物系列等设计作品有图雅《异质山水〈墨涡・衍象〉》《异质山水〈林谒・龙虎变〉》。此次艺术展不仅是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学院学术交流与美育实践的生动体现,为推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26日。

   开幕仪式后,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举行2025届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艺术学学术论坛。朱菊红 《茶韵·舞影·时空重构:舞台艺术对中国茶文化的当代诠释》、李婕《“小动作”的“放大”:特写镜头对张恨水小说的形塑作用》 陈平作为基础研究的艺术学科——关于民族美术回答王姝静兰岚的几个问题》、柳悦霄《郴州晋简书体特征与楼兰残纸书风比较——兼论向东晋二王书风演变的审美自觉》等。之后,访问学者杨武、陈平、程亚鹏、朱菊红王铁刚、李婕、柳悦霄李贵龙、朱璟等多位访问学者围绕书法艺术、小说研究、舞台影视等主题发表演讲随后,在学术气氛浓厚的研讨交流中,本届艺术展开幕及学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文/朱璟、摄影/李贵龙)